京都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红楼襄王 > 第371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
待这小宦官离开,瑞珠满是兴奋道:“姑娘,往后咱们便高枕无忧了!”
“是啊……如今住进王府,便再不会有坏人找麻烦!”
两个丫头叽叽喳喳说着,但可卿着实高兴不起来。
一则才与家人分别,二则被抬进王府连名分都没有。
当然了,名分的问题可卿也没心思想,因为眼下她想也没用。
真正要思考的,是如何称朱景洪的意,只有真把这位爷伺候好了,获得名分才有那么些可能。
也唯有如此,可卿才能救下家人。
道阻且长,可卿叹了口气,而后说道:“都别闹了,快收拾一下吧!”可卿吩咐道。
“是!两个丫头齐声答道。
他们此刻住的地方名叫听雨斋,周围乃被一片竹林环绕,环境清幽却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。
可卿的行李昨日就被搬来,只是都还没归置打理,这也是很繁琐的活儿。
襄王府抬进来了个女人,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,但知道情况也只是付之一笑。
朱景洪干出任何事,都没人会觉得奇怪。
…………
时间来到正月二十三,为嘉奖自开春以来的驻防守卫,皇帝亲自召见了侍卫亲军的将领,各卫指挥佥事以上均出现在武英殿。
地方选在武英殿,可见本次召见极为正式,所以这些亲军将领们,一个个也都格外的重视。
此刻,他们已经排班站好,等待着皇帝的驾临。
侍卫亲军虽有二十二卫,但锦衣卫和旗手卫未得召见,且有一部分将领在外领兵,即使如此到场将领也有七十多人。
仅侍卫亲军,指挥佥事以上便有百多号人,京营同等级将领至少两百来人,外加各地的都司……
所以说,能被皇帝知道名字,着实是很不容易的事。
且说此刻大殿内,所有人按官阶各自站好,现场气氛格外威严肃穆。
“陛下驾到!”
随着一声吆喝,现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,同时做好了下跪磕头的准备。
紧接着身着十二章衮服的皇帝出现,在他身后跟着的却是朱景洪。
今日朱景洪穿得很正式,四团龙的圆领袍外加乌纱翼善冠,倒让他显得温和了许多。
“臣等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“免礼!”
众人起身后,见是朱景洪跟在皇帝身侧,倒也不觉得很意外。
如今北四卫的整训已开始,朱景洪作为本次训练的监督者,和侍卫亲军的关系变得紧密,此刻出场倒也不算意外。
“这些天护卫皇城,你们都辛苦了,今天召集你们过来……”
皇帝开始讲话,内容也非常接地气,主要就是嘉许亲军众将,最终还赏下了财帛于众将士。
所以大明诸军之中,侍卫上直军待遇是头一号的,不但装备好而且工资也高,战斗力自然不是一般的强。
一番嘉许勉励之后,朱咸铭接着说道:“如今北四卫已在训练,其余各卫虽未推行,却也该早做准备!”
“朕的意思是,各卫各选精锐五十人,分赴北四卫观察学习,以备日后整训之用!”
“卿等以为何如?”
没有任何人以为,这是皇帝在征求意见。
几乎是同一时间,众人异口同声道:“伏唯陛下圣裁!”
朱咸铭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好……你们各自下去准备,三日之内把人选好,然后交给老十三分配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紧接着皇帝又是一番嘱托,然后才宣布了朝议结束,众人便恭送朱咸铭父子离开。
众将除了武英殿,然后便各自找上了北四卫的降临,询问起关于整训的事。
虽然此前众将已见过阅兵的情形,可对于这样的训练模式,是否有战斗力多数人怀有疑虑。
有这种想法很正常,毕竟朱景洪的练兵之法,并未得到实战检验。
这边众人议论之时,朱景洪父子已经离开。
“爹,听说要给王府派侍卫了!”
“嗯!”
紧接着朱景洪说道:“您也知道,儿子每日要练筋骨,这王府的侍卫弱了可不行,能否让儿子自己去选?”
“伱自己去选?”
“正是!”
虽然并无先例,但朱咸铭也不愿在小事上废话,便说道:“你愿意折腾……就自己折腾去吧!”
“儿子也是没办法嘛,总不能选的侍卫太弱,反倒要我去保护他们!”
“随你的便!”朱咸铭无所谓道。
一会儿他还要召见大臣,布置有关吧“变革”事宜,确实没心思理会侍卫的事。
送皇帝回了乾清宫,朱景洪便往旗手卫走了去,王府侍卫便是由他们调拨。
可他才走出乾清门,迎面却遇着了老熟人。
“参见十三爷!”
看着眼前四人,朱景洪尤为诧异道:“你们……怎会入都?”
只见他面前站着的,乃是金陵的三位堂官,分别是布政使郑显林按察使何顾谨,以及巡按都御史赵旭言。
当然了,还有现任应天知府,贾化贾雨村。
这四个人出现在皇宫,着实让朱景洪大感意外。
“圣上召见,臣等故而前来!”
皇帝召见地方官不稀奇,可把三位堂官一起召来,那就显得不同寻常了。
很可能,金陵地面上要发生大事,至于具体何事朱景洪也猜不到,眼下内情唯皇帝和首辅知晓。
“那你们快去吧,陛下已然返回寝宫!”朱景洪平静说道。
年前在金陵剿倭,他跟这些人相处还行,所以此刻态度也比较好。
四人正要离开,朱景洪突然开口:“贾知府留下,我有话跟你说!”
本来贾雨村还有些失望,听到这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,但其脸上仍是平静如常。
待其他三人立刻后,朱景洪便说道:“此前太上皇寿礼,多谢你费心了!”
暗道果然是为此事,贾雨村便答道:“能为十三爷分忧,是臣的荣幸!”
“我不喜欢欠人情,你要什么赏……只管跟我说!”
话虽是这样说,但朱景洪能断定,眼前这家伙不会真提要求。
“十三爷言重了,左右不过一个盆景,放在臣手里便是死物,转呈十三爷才是物尽其用,又岂会有欠人情的说法!”
贾雨村如此谦卑,朱景洪自然不会逼迫他。
理了理衣袖,朱景洪悠哉悠哉道:“你不提要求,倒是我有一句话,想要嘱咐于你!”
“请十三爷赐教!”
“听说你时常吟颂前人诗句,谓之‘玉在椟中求善价,钗于奁内待时飞’,可有此事?”
这件事当然是有,每次贾雨村都在无人时抒怀明志,按理说不该为外人知晓。
此刻贾雨村也不敢撒谎,便答道:“却有此事!”
“依我的意思,往后这句……你还是别念了!”朱景洪看下贾雨村,神色显得有些严肃。
玉在椟中求善价这句他还能忍,可钗于奁内待时飞他可忍不了,毕竟这贾雨村的字就是“时飞”。
听到朱景洪这荒诞要求,贾雨村一时错愕无比。
可他这人主打面厚心黑,面对此等无礼要求,当即便答道:“臣谨记十三爷教诲!”
“你去吧!”
“臣告退!”
转过身去,贾雨村加快了脚步,以便能追上前面三人。
在此过程中,他也高速运转着脑袋,想要弄清朱景洪的心意。
可想来想去他都毫无头绪,抬头时乾清门已然在望。
………………
这次皇帝召见贾雨村等人,为的就是部属清丈田亩事宜。
应天府作为试点之地,此项难到极点的差事,便将由贾雨村主办。
也正因为太过艰难,所以皇帝把三堂主官也叫了来,为的就是让此金陵各官署合力,争取把试点的差事办成。
可即使有三堂支持,要去清丈那些大族的土地,也是非常棘手的事情。
稍不注意,就容易引发民乱,严重些还可能逼出反贼。
更要紧的是,清丈本身也会被文人士大夫攻击,作为主办的贾雨村必然面临极大压力。
但圣旨已下,他便是想拒绝也晚了,一旦退缩就永世不得翻身。
要说这贾雨村也有股狠劲儿,御前对答时竟主动开口,要求皇帝给与一定特权。
一看贾雨村这架势,朱咸铭便知道他是个干事的人,于是贾雨村所请得以获准。
“爱卿……望不负朕之重托!”
走出乾清宫回到官舍,皇帝的话仍在贾雨村脑中回想,这让人血脉喷张激动万分。
差事一旦办成了,他也算是简在帝心,日后青云直上便再无阻碍。
所以,即使清丈田亩之事万难,他贾雨村豁命去也要给办成。
先斩后奏,皇权特许……
想到如今掌握的权力,贾雨村越发情难自已,颇有些飘飘然之感。
“玉在椟中求善价,钗于……”
舍外廊下,贾雨村遥望天际,情不自禁念出了这一句。
然而才念一半,他就想起了朱景洪的叮嘱,于是又把后半句憋了回去。
想到远在金陵咏怀,都能被朱景洪探听到,如今在京之举动更瞒不过这位爷。
既然人家叫他别再念这句,贾雨村觉得自己还是戒了好,如此才会少惹事端。
“今飞腾之兆已现,十三爷如此提点,或已早知今日所负皇命!”
“兴许应天先行清丈填亩,亦是十三爷向圣上举荐!”
脑补一旦开始,贾雨村便会自行逻辑自洽,最终他得出的结论便是,此番事宜乃是朱景洪提携于他。
知遇之恩,知遇之恩啊……贾雨村一拍大腿。
“如此,我得拜谢十三爷才对!”
可一想到,作为外官拜见未开府的皇子,着实显得太过于不合规矩,贾雨村便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。
“只能日后,再报十三爷大恩了!”
“或许这两日,我该去荣国府走一趟,他家出了太子妃,若能搭上太子的关系,也是一步好棋!”
在贾雨村自我攻略时,相隔不远的房间里面,郑显林与何顾谨正在说话。
“郑大人,差事不好办啊!”何顾谨忍不住抱怨。
虽然此刻已经屏退左右,而且周围环境空旷,可听到何顾谨说这些话,郑显林还是觉得心惊肉跳。
厂卫之能,谁都不能轻视,尤其还是在京城里。
“既是圣上交办,你我便该勠力同心,促成此事!”
何顾谨感叹道:“你我可以出血割肉,只怕其他人不这样想,到时候咱们弄得里外不是人,身败名裂也不是没可能!”
周围十丈确实无人,加之二人说话声音较小,倒也不怕被人给听到。
“身败名裂……我更担心身死族灭!”郑显林也跟着感叹。
此刻何顾谨才发现,老郑又比自己想得远一些。
“你说该怎么办?”
“什么怎么办?圣上既给咱们指了路,刀山火海该跳也得跳,不然……”
“不然如何?”
“不然就该拿咱们献祭了!”郑显林无奈道。
“你说这些棘手的事,为何总找到咱们头上!”何顾谨有些愠怒。
瞧了他一眼,郑显林肃然道:“争取把差事办好吧,即使留下骂名,总算于圣上有用,还能落个好结果!”
“也只能如此了!”
理了理袖口,郑显林接着说道:“此事重大,圣上只给了半年时间,咱们三个人还是合计一下!”
虽然来了四个人,但贾雨村职务不够,自然被排除在三堂合议之外。
“老赵去了都察院,谁知道他何时回来!”
提起这件事,何顾谨就很不高兴。
这厮去都察院很可能是谋调动,想要离开金陵这个火药桶,偏偏郑何二人连避的机会都没有。
郑何二人犯难时,旗手卫的一帮将领们,也被朱景洪搞得很头疼。
“王府侍卫要选精锐,你们可别糊弄我,随便就划拨些人来!”
“告诉你们,至少这些人身高得有七尺,能步战会骑射……”
朱景洪开始提要求,而且这要求还比较高,自然让旗手卫的将领们觉得难办。
可朱景洪都开口了,即使难办他们也要办,毕竟这位爷是奉旨而来。
一连说了七八条要求,朱景洪最后吩咐道:“就这几天把人选出来,我过了目此事才算完!”
“另外,两名侍卫百户,我已有人选……是张有良和胡金宝!”
关于侍卫百户的人选,朱景洪其实早就在物色,而且非常容易就让他找到了。
被他点到的这俩人,也都是通过选拔入的龙禁卫,当值三年后外放到旗手卫,只是这些年都没咋动过位置。
这都是因为,他俩家族已经败落,加之为人有些木讷,所以官帽子基本没动过。
而朱景洪所看重的,也就是他俩的木讷,他不喜欢侍卫有太多花花肠子,所以才专门选了这俩人。
看着旗手卫一帮将领,坐在堂上主位的朱景洪沉声问道:“都听清楚没有?”
“十三爷,臣等听明白了!”
“听明白了就尽快办,趁早把人选出来!”
“是!”
吩咐完这些,朱景洪才起身离开。
一帮将领送走他后,负责侍卫的指挥同知便将差事交给了下属,紧接着这位指挥佥事又叫来两名千户……
有朱景洪亲自来吩咐,他们办事的效率非常之高,不到半个时辰两名百户就确定下来。
得知被选为王府侍卫百户,张有良二人喜不自胜。
虽然去了王府仍是百户,但官阶会自动往上升一级,以后每隔一两年还会升,比留在旗手卫卷幸福多了。
“老张,这可真是……”
“是啊……真是……老祖宗显灵了!”
这俩都是通俗意义上的老实人,此刻也说不出啥高明的话来,当年能选入龙禁卫也着实不易。
“十三爷亲点咱们,往后咱可得认真当差,不要让十三爷失望!”
“往后咱们,就把这条命舍给十三爷了!”
也正是看准这俩人的性格,朱景洪才会点他们到王府。
两位百户的敲定容易,可要把侍卫们按要求选出来,那可不是一般的费功夫。
于是这差事,便被丢给了张有良二人,反正他俩已是王府的人。
若选出来不称朱景洪的意,要怪也是怪他们两个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