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小说网 > 网游小说 > 我的无限仓库 > 第五章 第一桶金

仅仅十万块的定金,是买不到一百多亩的紫皮甘蔗的。
以一亩地大约三千根甘蔗算,得九千块,才能买下一亩地的甘蔗。
亩,杨明得准备一百多万,才够支付蔗农们的甘蔗款——这是他们的辛苦钱、血汗钱,一分都不能少给。
只是杨明的本钱不够,他只得先用十万块的定金,购买了根的甘蔗。
然后以先提货后付款的方式,向蔗农们收购根的紫皮甘蔗,承诺十天之内,甘蔗款就会到账,绝对不会拖欠。
如此两样加在一起,就是十万根的甘蔗。
……
月日,跟杨明合作的蔗农们,连同他们的家属,合计上百号人,在甘蔗田里忙活了一天,收割了三十多亩的甘蔗,拔了足足十万根的量,以每十根为一捆打包,合计一万捆,放到了杨明所指定的某个地方——此地离马路较近,人烟稀少,且附近没有摄像头存在。
当天晚上,杨明忙活了一夜。
他疯狂操作,将那一万捆的甘蔗,全部转移存放到了一个单独开辟的仓库空间中,容积约万立方米,命名为“甘蔗仓库”——该仓库杨明提前充入了标准气压的空气,并通过控制空气分子运动速率的方式,将温度降低到左右。
故而该仓库的环境设置,是恒温恒湿,非真空,偏低温。
目的,自然是为了延长甘蔗的保存时间。
这个转移搬运的过程,也消耗了杨明大量的精神力,甚至严重透支,搞到头痛欲裂,几乎精神分裂的程度,不得不咬牙坚持到最后。
第二天上午。
陈铺镇很多人都震惊了。
“甘蔗,上万捆的甘蔗,全部不见了,那个年轻人也不见了!”
“那位小杨老板,会不会卷甘蔗跑路了,我们的尾款怎么办?”
“骗子,那年轻人会不会是个骗子,我们都上当了?”
“要不要马上报警,挽回我们的损失?”这位蔗农打算掏出手机。
“你们这是干什么,有什么好慌的?”
陈文福站了出来,挥挥手道“那年轻人千里迢迢的跑过来,不骗你们手里的钱,只为骗走你们地里的几捆甘蔗,他真要是骗子,何必要绕这么一个弯?”
“再说前天做担保的时候,那年轻人让你们拍下了他的人脸照片、身份证照片,按了指纹,留了联系方式跟家庭住址,现在科技这么发达,他能跑到什么地方去?为了价值二十万的甘蔗,他有必要违法犯罪?”
“你们都别想多了,那年轻人肯定是卖甘蔗去了,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,谁要是不放心,现在就可以跟他打个电话,看能不能打通。”
经过这么一番分析。
蔗农们很快平静下来,纷纷点头,认为陈文福说的很有道理。
当然也有不放心拨打杨明电话的,电话很快打通,得到杨明给的“卖完甘蔗,马上回去”的承诺后,蔗农们都放下了心。
……
月日,上午。
赣西省,洪都市,大型批发市场。
杨明的身影,出现在了这里。
水果批发商蔡健生,据说是批发市场中,在水果批发方面,实力最为雄厚,人脉关系最广泛的,且信誉良好,很有口碑,很多人愿意跟他合作。
杨明费了好一番的功夫,经过他人介绍,才见到了这位大概四十来岁,看起来十分儒雅的蔡健生。
知道这位蔡老板时间有限,杨明先做了个自我介绍,然后便开门见山的道“蔡先生,我有一批紫皮甘蔗,不知道你收不收?”
“甘蔗,年轻人你有多少?”蔡健生看着他问。
“要多少有多少,至少一百万根。”杨明道。
“价格呢?”
“六块,我只要六块。”杨明提前打听过了,现在批发市场的紫皮甘蔗批发价,是七到八块一根,他出价六块,蔡健生一转手,就能赚一到两块。
据说蔡健生的名下,还有多个水果店的加盟品牌,是多个品牌的大股东,如果他把甘蔗,直接运到水果店如一根,或者一根,利润还要更高。
没有亏的可能。
“年轻人。”
蔡健生却摇头道“我的一个合作伙伴,给我的甘蔗价格,是块一根,他跟我合作了十年,你说我能不能为了毛钱的利润,而得罪这个多年的老朋友?商场,是一个既讲利润,也讲感情的地方,只讲利润的话,我蔡某也走不到今天了。”
“块一根!”
杨明咬咬牙“蔡老板,如果不行的话,我找别人合作,这个价格绝对有人收!”
“行行,小伙子,不,杨总,我们合作愉快。”
蔡健生伸出手,笑眯眯的道,为了多一块的利润,再也不提什么老朋友的事。
“给我腾间仓库用于卸货,另外,我希望货到立刻付款,不能拖延,不行的话我找别人合作。”
杨明又提出了一个要求。
“只要货的品质好,可以。”
蔡健生想了想,点了点头。
合作就此达成!
……
同样是在当晚。
批发市场,一间没有摄像头的空旷仓库,将仓库卷帘门关闭反锁后。
杨明也用了一晚上的时间,将神奇空间“甘蔗仓库”里的一万捆甘蔗,全部转移搬运了出来,也落了个头痛欲裂的结果,但程度比上次轻了一些。
“好货啊,好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,汁多味甜,冰冰凉凉的,居然走的是冷链运输,小杨啊,你太实在了,这么干不会亏本么?”
第二天上午,亲自过来验货的蔡健生,被这批甘蔗的品质惊讶到了,赞不绝口,再想到这些甘蔗的价格,他很怀疑,这个叫杨明的小伙子,只怕无利可图,就赚了一个寂寞。
“亏就亏吧,蔡老板,既然甘蔗没问题,能马上把货款打给我么,我得把员工的工资、蔗农的尾款,全给他们打过去。”
杨明道。
“小静,马上给杨总打款。”
蔡健生对身旁的女秘书道,表现的十分爽快。
叮咚~
杨明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,万的货款,已经打到了他的工商卡上。
……
接下来的两个月。
即从十月底,一直到十二月底,杨明的身影,马不停蹄的出现在了全国多地。
桂西省的甘蔗原产地,他把陈铺镇一千多亩的甘蔗,全部包了,连同周边几十个村镇的甘蔗,也基本都收购了下来。
价格都是三块一根。
付款十分利索。
合计收购了多万根。
跑了多座人口五百万以上大城市的批发市场,找了七八位类似蔡健生这样的大经销商,跟他们达成了合作,将甘蔗卖给了他们。
价格方面,对于长江以南的城市,杨明卖块到块一根,毕竟南方很多地方都产甘蔗,卖不出太高的价。
长江以北的城市,甘蔗比较少,物以稀为贵,杨明可以卖块到块一根,利润空间要大一些。
除此之外。
对于合作伙伴,杨明要求必须全款,只收现金,不再接受银行转账——银行卡有每日转账额度限制,影响支付蔗农们甘蔗款的效率。
而经过两个月的疯狂忙碌。
杨明暴瘦了二十多斤,几乎成了皮包骨。
但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。
“现金仓库”内,那万的现金,堆积成一座小山,已经接近了一个小目标。
“甘蔗仓库”内,还剩三百多万根的甘蔗,没有卖完,只要全部卖掉,又至少是一千多万的收入。
此外支付宝、微信钱包、银行卡里,加起来还有多万的零花钱。
总而言之。
这两个多月的疯狂努力之下。
杨明赚到了属于他人生的第一桶金。